如果您正在寻找高性能 氮化铝(AlN)粉末颗粒尺寸分布这一技术参数是您绝对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。它不仅仅是数据表上的一排复杂数字,而是决定最终产品成败的隐藏密码。
那么,氮化铝粉末的粒度分布究竟是什么?它又如何影响您的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?让我们一起揭开谜底。
1. 简单来说,什么是粒度分布?
想象一下,一袋米里既有完整的谷粒,也有一些碎粒。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氮化铝粉末——它并非由大小相同的颗粒组成。
粒度分布是描述这“袋氮化铝粉末”中不同大小颗粒所占比例的科学方法,它告诉我们粉末是“均匀的”还是“大小不一的”。
关键指标通常包括:
D50:这是一个中值。它表示样品中50%的颗粒直径小于该值,50%的颗粒直径大于该值。它是衡量粉末“平均细度”的核心指标。
D10 和 D90:分别代表 10% 和 90% 的样品颗粒直径低于该值。它们定义了粉末粒径的“范围”。
跨度:计算公式为(D90-D10)/D50。Span值越小,表示粒径越均匀,分布越集中;Span值越大,表示粒径变化幅度越大,分布越宽。

2. 为什么粒度分布如此重要?
粒度分布直接影响粉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,从而影响从加工到最终产品的每个步骤。
对烧结密度的影响
颗粒细小:活性更高,高温下更易熔融,有助于在较低温度下实现高密度烧结,节省能源。
最佳组合:采用“双峰分布”(即有意混合两种不同大小的颗粒)就像将沙子和石头结合在一起——小颗粒完美地填充大颗粒之间的空隙,实现最高的填充密度,烧结后得到更致密、更坚固的产品。

对热导率的决定性影响
氮化铝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优异的导热性能,而热传递最难的就是“障碍”。
孔隙是障碍:粒度分布不良会导致烧结后出现孔隙,严重降低热效率。
晶界也是一种障碍:均匀且适当粗大的颗粒有助于形成更大的晶粒,从而减少晶体之间的“壁”(晶界)。这使得热量(声子)能够畅通无阻地流动,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热导率。
适应生产流程
流延成型:需要采用颗粒均匀(Span值小)的超细粉体,配制出稳定、不分层的浆料,最终得到光滑平整的陶瓷基板。
模压:容忍更广泛的粒度分布,但仍需要合理的分布以确保填充率和生坯强度。
关于厦门钜瓷科技有限公司
厦门钜瓷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高性能氮化铝 (AlN) 粉末的研发和生产。我们采用先进的制备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,精确控制 AlN 粉末的粒度分布,以确保其高度的均匀性和一致性。我们的产品粒度分布集中且狭窄,具有优异的流动性和烧结活性,非常适合以下应用: 导热AlN填料, 氮化铝 陶瓷基板以及电子封装。我们是您提升产品热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材料合作伙伴。
媒体联系人:
厦门钜瓷科技有限公司
电话:+86 592 7080230
电子邮件: miki_huang@chinajuci.com